白兰地,是洋酒之一。所谓洋酒,其实意为西方酒。白兰地在荷兰语中是“烧焦的葡萄酒”。13世纪那些到法国沿海运盐的荷兰船只将法国干邑地区盛产的葡萄酒运至北海沿岸国家,这些葡萄酒深受欢迎。那白兰地怎么喝呢?
第一种:掺雪碧。通常的喝法。俺按照1:0.8的比例掺好后,蒙上杯子用力一拍。“啪”的一声后,雪碧的泡泡出来了,趁泡泡没下去前一口喝完,然后在喉咙和胃里感受酒精和气泡在挥发时的混合冲击,此乃一。
第二种:掺冰红茶。酒吧里比较常见的喝法是掺绿茶。喝法和前一种差不多。没气泡也可以蒙上拍一下,感受下气氛。感觉茶的味道和酒精的味道挺完美地掺和在一起了。不过这种喝法很伤胃的,建议不要多喝。
第三种:掺橙汁。这种喝法似乎比较失败。味道怪怪的,两种味道根本不融合。劝同志们就别试验了。
第四种:青柠脉动。这种喝法一般,没有雪碧泡泡来冲击喉咙的那种快感。
第五种:星阁苏打水。这种喝法很怪,但是老外很爱喝,我是受不了这种味道。
第六种:可口可乐。这种喝法和雪碧差不多,看大家的口味了。
第七种:加冰。当然前面的都加冰块了,这次只是纯加冰块,白兰地+冰块,一小杯进去从喉咙到胃都辣完去,真是受不了这种烈酒。
第八种:加啤酒。没敢喝到,喝到第7种就开始晕了,现在再一闻到这股啤酒+白兰地的味就更晕了,所以这种喝法留给大家去试吧。
白兰地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过榨汁、去皮、去核、发酵等程序,得到含酒精较低的葡萄原酒,再将葡萄原酒蒸馏得到无色烈性酒。将得到的烈性酒放入橡木桶储存、陈酿,再进行勾兑以达到理想的颜色、芳香味道和酒精度,从而得到优质的白兰地。白兰地的起源是哪呢?
白兰地起源于法国干邑镇(Cognac)。干邑地区位于法国西南部,那里生产葡萄和葡萄酒。早在公元12世纪,干邑生产的葡萄酒就已经销往欧洲各国,外国商船也常来夏朗德省滨海口岸购买其葡萄酒。约在16世纪中叶,为便于葡萄酒的出口,减少海运的船舱占用空间及大批出口所需缴纳的税金,同时也为避免因长途运输发生的葡萄酒变质现象,干邑镇的酒商把葡萄酒加以蒸馏浓缩后出口,然后输入国的厂家再按比例兑水稀释出售。这种把葡萄酒加以蒸馏后制成的酒即为早期的法国白兰地。当时,荷兰人称这种酒为“Brandewijn”,意思是“燃烧的葡萄酒”(Burnt Wine)。
公元17世纪初,法国其他地区已开始效仿干邑镇的办法去蒸馏葡萄酒,并由法国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的葡萄酒生产国家和世界各地。公元1701年,法国卷入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白兰地也遭到禁运。酒商们不得不将白兰地妥善储藏起来,以待时机。他们利用干邑镇盛产的橡木做成橡木桶,把白兰地贮藏在木桶中。1704年战争结束,酒商们意外的发现,本来无色的白兰地竟然变成了美丽的琥珀色,酒没有变质,而且香味更浓。于是从那时起,用橡木桶陈酿工艺,就成为干邑白兰地的重要制作程序。这种制作程序,也很快流传到世界各地。
公元1887年以后,法国改变了出口外销白兰地的包装,从单一的木桶装变成木桶装和瓶装。随着产品外包装的改进,干邑白兰地的身价也随之提高,销售量稳步上升。据统计,当时每年出口干邑白兰地的销售额已达三亿法郎。
白兰地是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其独特幽郁的香气来源于三大方面:一是葡萄原料品种香,二是蒸馏香,三是陈酿香。在中国白兰地简称洋酒,那外国人是怎么喝白兰地的呢?
1、英国人喝白兰地喜欢加水,中国人多喜欢加冰,那只是喝一般牌子的白兰地。对于陈年上佳的干邑白兰地来说,加水、加冰是浪费了几十年的陈化时间,丢失了香甜浓醇的味道。
2、白兰地也可以与其它软饮料混合在一起喝,例如,白兰地加可乐,其具体做法是:用一个柯林杯,放半杯冰块,量28毫升白兰地,168毫升可乐,用酒吧匙搅拌一下。
3、白兰地除了已公认为有医疗作用外,所有的都是由水果酒,主要指有葡萄酒蒸馏来的,因此都可作为饭后酒。此外加了梳打水,可作任何休闲时的饮料。在咖啡里加些白兰地更好。因为白兰地有浓郁的香味,在作甜食、布丁、糕饼和冰淇淋时,加上一点就可增加美味,所有白兰地都可以调为各种混合饮料。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